韩国瑜在台湾政坛已经打拼多年,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,经历了不少波折。他出生于1957年,家境并不富裕,父亲是退伍军人,母亲是一名教师。1963年,由于台风的影响,全家搬到了新北中和。小时候,韩国瑜的学习成绩一般,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。后来,他考入了陆军军官学校专修班,学习军事。毕业后,他当了几年兵,退役后进入东吴大学的英语系,后来还拿到了政大东亚研究所的硕士学位。
在进入政界之前,韩国瑜尝试过一些商业活动,卖过商品、办过公司,积累了不少人脉。1993年,他正式涉足政界,成为台北县“立委”,并连任三届,直到2001年。期间,他涉及农业、民生等领域,参与了多个法案的审议,并推动了农产品流通。2002年,韩国瑜转向企业管理,成为台北农产公司的负责人,致力于蔬果批发市场的现代化改造,并有效解决了劳资问题,避免了罢工事件的发生。
展开剩余77%2009年,韩国瑜短暂回到商业圈,2012年再次当选为“立委”。2016年,他开始关注两岸经济议题,并积极发声。2017年,韩国瑜成为国民党副主席,推动党内改革。2018年,他竞选高雄市长,并以高票当选,任内修复港口,推动旅游和投资,成绩斐然。
2019年,韩国瑜参选国民党“总统”初选,并在2020年1月参加台湾领导人选举,获得552万票,虽然最终输给了对手,但他仍保持较高的关注度。几个月后,他成为第一个被“罷免”的直辖市长。2024年,韩国瑜东山再起,当选新北“立委”,并于2月成为“立法院长”,主持议会工作,协调党团,审批预算,管理民生法案。
近年来,韩国瑜在两岸问题上保持模糊态度,一方面主张维护和平,另一方面又不断采取行动。在2025年9月25日,韩国瑜带领一支跨党派的“立委”团队访问日本,成员包括来自国民党、民进党、民众党的12名代表。他将这次访问称为“国会外交”,并强调为台湾争取“国际空间”。
访问期间,韩国瑜与日本议员进行了会谈,受到了日本自民党高层的接见。古屋圭司等议员表示,将组团访问台湾,并重申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”。韩国瑜回应称,台日关系十分重要,议会交流能加深两国联系,并表达了对灾区的关心。
然而,这次访问引发了大陆的强烈反应。外交部发言人指出,日本此举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,干涉中国内政,且严重损害了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。国台办也对韩国瑜此行进行了严厉谴责,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操弄,试图寻求外部支持,注定会失败。
部分媒体认为,这次访日实际上是韩国瑜想借机提升个人政治地位,尤其是在国民党主席选战的关键时刻。他避开了两岸统一的敏感话题,转而将焦点放在国际外交上,借此提升自己的影响力。岛内的支持者对此意见不一,部分蓝营人士认为此举能平衡两岸压力,而绿营则对这种跨党派合作表示乐见。但反对声音也很大,许多年轻人对意识形态对抗感到厌倦,更关心经济发展。根据民调数据,64%的人认为经济发展比两岸对立更为重要,较三年前上涨了22%。
此行的真正效果却是适得其反。两岸关系变得更加紧张,大陆继续对日本施压,而岛内民众对韩国瑜的支持出现下滑。部分蓝营人士批评他加剧了两岸对立,使得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也陷入了尴尬境地。尽管韩国瑜在国内主持议会并协调党团,但他此行并未能提升个人声望,反而面临更大的政治挑战。
总的来说,韩国瑜的访日之行,表面上看是为了推动“议会外交”,实则是借此机会提升自身政治地位,但其结果可能加剧台湾内部的分裂与两岸关系的紧张。在台湾对大陆依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,韩国瑜此举可能最终适得其反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东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